传统文化
-
独竹漂指的是什么东西
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。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,漂行水上如履平地。“赤水独竹漂”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独竹漂又称独竹舟,俗称划竹竿,表演者赤足站立于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,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上作水上载体。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、长约4米的笔直小竹竿当桨,左右交替,在水上划行,或驾舟乘风破浪搏击激流险滩,或轻拈竹竿稳立舟上悠闲荡舟水面。其形其态美观大方,动作协调连贯一致。表演“乘风破浪”、倒退、转身、绕弯、换竿等绝技,颇有“一苇渡江”之妙。独竹漂所用的竹子,是大...
-
巴蜀饮食有哪些独特的文化
在巴蜀的民俗风尚中,其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。其中,饮茶习俗是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。闻名中外的四川茶馆历史悠久,遍布巴蜀城乡和街巷,蜀中饮茶的独特方式和独特的盖碗茶具,不知引起了多少中外游客的兴趣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,它体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恒定不迁的传统和迷人的魅力,体现了巴蜀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情趣。巴蜀是世界饮茶文化的发源地,全世界有关种茶、饮茶、贩茶的最早记载都在巴蜀,西汉时的四川资中文学家王褒在《僮约》中记载了“舍中有客,提壶行酤。……烹茶尽具,已而盖藏”。这是蜀人饮茶最早的明确记载。在这篇《僮约》里,还提...
-
徽派三绝之一:徽州古牌坊
徽州古牌坊俗名牌楼。它不同于民居(民居是住人的),也不同于祠庙(祠庙是供神的)。一种门洞式的、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。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。徽州牌坊是徽派三绝之一。徽州一府六县(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婺源、绩溪、祁门)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,现尚存有一百多个,歙县被誉为“中国牌坊之乡”。树牌坊是旌表德行,承沐后恩,流芳百世之举,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。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。棂星原作灵星,灵星即天田星。汉高祖规定:祭天天先祭灵星。到宋仁宗天圣六年(1028),筑郊台(祭祀天地的建筑)外垣,设置灵星门。后移置于孔庙,用祭天的...
-
徽州休宁县是现在的什么地方
休宁县,隶属安徽省黄山市,位于安徽省最南端,东邻屯溪区、歙县;东北与黄山区、徽州区相连;西北与祁门县、黟县毗邻;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、开化县交界;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、浮梁县接壤。辖区总面积2126平方千米,辖10镇11乡、153个行政村。休宁县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,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绪六年,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,是中国第一状元县。境内有被称为黄山白岳的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,还有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万安罗盘。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,东邻屯溪区、歙县;东北与黄山区、徽州区相连;西北与祁门县、黟县...
-
徽州民居有什么独特之处
徽州民居,是徽派三绝之一,指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,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,也称徽派民居,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。徽古民居建筑之所以享誉海内外,成为徽派,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,风格的统一性,造型的多样性,形式的艺术性;另一方面在于他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徽州人崇尚自然美,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和统一。这就集中体现在徽州建筑的风水美。在古徽州,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定的风水依据。或依山势,扼山麓、山坞、山隘之咽喉;或傍水而居,抱河曲、依渡口、汊流之要冲。有呈牛角型的;如婺源西坑;呈弓型者,...
-
徽州指现在的哪些地方
徽州,简称“徽”,古称歙州,又名新安,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,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“徽”的命名来源。今徽州分属安徽省与江西省,并分隔为黄山市、绩溪县(宣城市)与婺源县(上饶市)。宋徽宗宣和三年(1121年),改歙州为徽州,府治今歙县,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,统一府六县(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婺源、绩溪、祁门),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,有“无徽不成镇”、“徽商遍天下”之说。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。徽州向号“八分半山一分水,半分农田和庄园”。境内群峰参天,山丘屏列,岭谷交错...
-
彝族少女是怎么行成人礼的
彝族少女成人礼就是彝族盛行的少女换裙的习俗,彝语叫“撒拉”,俗称“换童裙”,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,换上成年的裙子,是独特的彝族文化。彝族少女成人礼的简介在彝族聚居地,也就是在大小凉山地区,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种神秘的“换裙”仪式,彝语叫“沙拉洛”,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,换上成年的裙子。彝族少女在“沙拉洛”之前,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,梳的是独辫,耳朵挂的是穿耳线。换裙仪式举行之后,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,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,并要戴上绣花头帕,挂上耳坠。彝族少女成人礼的内容彝族少女成人礼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...
-
彝族哑巴节相关传说
“哑巴节”是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历代相传的一个彝族民俗节日,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,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。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单一的民俗节日,里面还包含了一系列的根生地固的彝族的民族文化。哑巴节当天,来自祥云县东山、禾甸、米甸各乡镇和来自楚雄州姚安、大姚等地的僳僳族、苗族、白族、汉族群众万余人汇聚七宣村,观看由族人毕摩祭师主持的恭请“大哑巴”仪式。哑巴队伍从村头到村尾经过祭拜神树“三请三唱三起号”将“大哑巴”请到文化节会场。随后就开始了激情狂欢的哑巴舞和多民族舞蹈表演。他们歌颂今天的幸福安康,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。彝族”哑巴...
-
《新唐书》和《旧唐书》有什么区别
在二十四史中,有两本关于唐朝的正史,分别是成书于五代的《旧唐书》与成书于北宋的《新唐书》,后者的篇幅比前者略小。根据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记载,宋仁宗读过《旧唐书》后,觉得这本书“卑弱浅陋”,于是下令史馆重修一本宋朝版的《唐书》。最初由宋祁做主编,花费十年写完了列传部分,之后欧阳修也加入修史工作,负责纪志部分。书成后上奏朝廷,朝廷认为此书有两个主编,导致内容不统一,所以又命欧阳修进行统稿。欧阳修则自谦是宋祁的晚辈,所以没有改动原先的文字,在校对一遍后又呈了上去。宋朝人一般认为《新唐书》优于《旧唐书》,曾公亮就说五代人多...
-
徽派建筑的飞来椅指的是什么东西
飞来椅徽派建筑格式。对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靠椅的雅称。徽州民宅往往在楼上窗口下装有雕刻精美的栏杆,面临着天井,成为木雕装饰集中的地方。弧形栏杆向外弯曲,位于檐柱外侧,形似靠背,当地称为“美人靠”或“飞来椅”。“美人靠”是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。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憩息和活动的场所。“ 美人靠”也叫“飞来椅”、“吴王靠”,学名“鹅颈椅”,是一种下设条凳,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,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,故名。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,靠坐着十分舒适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...
-
徽州歙县是现在什么位置
歙县,隶属安徽省黄山市,位于皖南地区,北与宣城市绩溪县和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交界,东南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、衢州市开化县毗连,西南与黄山市屯溪区、休宁县相邻,西北与黄山市徽州区、黄山区接壤。地处皖南山区,丘陵起伏,溪谷纵横,地貌多样,有黄山山脉高耸于西北,天目—白际山脉屏障于东南,并以渐江、新安江谷地和练江谷地为两大山系的接合部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区域总面积2122平方千米。歙县,秦朝置县,宋设徽州府,府县同城1400年,是古徽州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1986年,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...
-
徽派建筑与徽商之间有什么关系
徽派建筑之所以这么有名,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徽商在衣锦还乡之后,以奢华精致的豪宅园林体现身份。或者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门面,或亦以牌坊筑立褒奖徽州女人守夫的风骨。“徽商”崛起于宋,鼎盛于明清,消灭亡于解放后。古代的商人是被社会视为下三流的。即使在明清时代,一般缙绅士大夫也素来有工商为末业的传统思想。当时除了顾亭林注重振兴工商业外,还有黄宗羲认为“工商皆本”。徽派民居中随处可见徽商精神的影子。高筑墙、高开窗以及高挑屋檐,不仅形似“商”字,也反映了徽商即讲究气派但又不露财的谨慎态度。徽商在为人处事上也很有一套。在狭窄的小弄里你...
-
蒙古包属于哪个民族的特色
蒙古包(Mongolianyurts)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。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,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。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、“毡包”或“毡帐”。据《黑鞑事略》记载:“穹庐有二样:燕京之制,用柳木为骨,正如南方罘思,可以卷舒,面前开门,上如伞骨,顶开一窍,谓之天窗,皆以毡为衣,马上可载。草地之制,以柳木组定成硬圈,径用毡挞定,不可卷舒,车上载行。”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,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。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,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或短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...
-
蒙古族的舞蹈种类有哪些
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、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。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,就是节奏明快,舞步轻捷,在一挥手、一扬鞭、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、热情、勇敢、粗犷和剽悍,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,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。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。蒙古舞蹈还有许多不同的种类。安代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。是古代"踏歌顿足"、"连臂而舞"、"绕树而舞"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。安代的表演形式,在场院里几十、上百人不等,围成大圆圈,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,众人呼应踩脚、甩动衣襟伴舞伴唱,形成热烈,欢腾的场面...
-
土家族吊脚楼这种建筑有什么特点
土家族吊脚楼不管是外形和内部结构,都呈现出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和分层次有序变化的对称,具有静中见动、动中趋向统一的灵巧多变的均衡感,这种求动态、多层次、高水平的对称均衡,把吊脚楼推上了美的典型形态,显示出超拔、风雅和流畅的形体风格。别致的形式和风格强调极致的审美感受。吊脚楼具有别致的形式美和丰富多彩的审美个性。土家族吊脚楼外形多样,有单吊、双吊、两层吊等多种形式。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吊脚楼,也都各有特色,风格别致。从宏观上看,吊脚楼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,这种几何形体稳定而庄重,给人一种静而刚的感觉,“静”表现了一种典雅...
-
哪些地方会用到徽州砖雕
徽州地区有一种传统建筑雕刻艺术及青砖雕刻工艺品,它就是徽州砖雕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,应用范围很广,马上介绍下哪些地方会用到徽州砖雕。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、照壁、墙面的装饰。由于青砖在选料、成型、烧成等工序上,质量要求较严,所以坚实而细腻,适宜雕刻。在艺术上,砖雕远近均可观赏,具有完整的效果。徽州砖雕装饰重点是门楼、门罩;作为古民居出入口标志的门楼、门罩、造型多样。祠堂、书院、寺庙和窗户第装饰的门楼、八安墙:有垂花门楼,字匾门楼、四柱牌楼等数种。徽州民宅上门楼、门罩,即是在大门外框上方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