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烂陀寺是古印度的佛学圣地,也是历史上玄奘曾经求学的地方,但现在那烂陀寺只剩下了遗址,下面看看是怎么回事。
那烂陀寺是古代印度最大的寺院,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。在印度的摩竭陀国,那烂陀寺经过六代帝王不断增建,在西元六世纪和七世纪之间,成为八大寺。
寺内有1万多名常住僧众,有一百多个讲堂,每天公开讲法。世间的外道,文学,医学,工巧,论学等,也都有研究讲习的。寺院戒律极为严格,成为有德有学的典范道场。他捐出了一百多城的租税,供养寺院的僧人,使寺院得以安顿下来学习。
那烂陀寺被毁的原因
在那烂陀寺里,出家的法师很多,法界也很繁荣。但遗憾的是,回教军入侵印度后被焚毁。现代印度政府,挖掘出了那烂陀寺的遗址,供人们参观,并成为著名的佛教古迹。
那时,回教入侵,包围了那烂陀大学。有一扇四方门,就在门边,叫里面的僧侣们轮流出来。门厅里,如果你喊“我放弃佛教三宝”,就可以自由离开,如果你不说,就立即砍掉一个头。
然后轮到下一个…一个出来,不放弃,再砍,第二个出来,不放弃,再砍,还是还有很多嘛,这样一个排,也要等很长时间,但是,结果,最后没人了。结果,所有为了求生而放弃三宝的人,都没有一个能活下来,所以,最后学僧都没活下来,那烂陀也就灭门了。
那烂陀真的没人生还吗?
烂陀寺被灭,一个都没有,这固然是佛教的历史悲剧,但在这种情况下,“一个人都没有活着”,其实也是佛教徒的骄傲。
作为一名佛教徒,如果我们能在全盛时期学僧,当然是一件好事,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。首先,我们要有“量”,能够像被灭门的学僧一样皈依!
说到殉道者,西方文化中常以希腊历史上300个Spartans对敌80000异教徒士兵的最后全部自愿战死为例(这个故事,前几年的《300》和相关的视频游戏,就是一个类似于《斯巴达》这样的大陆电影)。
从客观上讲,在灭门之年,那烂陀受了多年婆罗门教、穆斯林的打击,其实早已今非昔比,只不过比“名存实亡”稍强一点罢了,早与其全盛时期相比。但是,它的尾部,却象一盏燃料将耗尽的灯一样,最后还是在熄灭前突然闪了一下。
这场失利的结局,虽然很悲惨,但并不丢人。
那烂陀学院被灭了,一个都没有了。
这当然是佛教的历史悲剧,但在这种情况下。
“一个人都没有了”,其实也是佛教徒的骄傲。
上面是那烂陀寺被毁原因的解释。
推荐阅读:
- 上一篇: 哪些是瑶族服饰的特色
- 下一篇: 蒙古族名称有什么来历